所在位置:首页 > 圣经教义 > 《圣经神学 —— 教会如何忠心教导福音》尼克.罗克( Nick Roark)
文章内容
第六章 圣经神学塑造教会的使命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皇皇巨著。你正在阅读的这本小书旨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圣经的核心信息。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错失圣经叙事的要点就会产生虚假的福音和假教会。同时,教会的使命也会遭到曲解。你可能还记得我们在开头分析的若干案例,现在让我们根据本书第三章、第四章所呈现的圣经叙事主线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估。

 

   成功神学的教会

   信奉成功神学的教会不仅不尊荣基督,还会减损基督徒的盼望。这种致命的误解在许多方面使基督蒙羞。支持这种异端之见的人没有彰显耶稣的身份和工作,却仅仅把耶稣和信耶稣当作达成世俗目标的手段。整本圣经的叙事清楚地表明,罪人一生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不是失业、挫败或癌症。罪人迫在眉睫的问题乃是他们要面对一位圣洁、善良的上帝以及他永恒的忿怒。“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3:36)

   父神差他爱子来到世上,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今世富足的人生赢家,而是为了使我们永远与他自己和好。“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

   一切智慧知识的宝藏、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在基督里都能寻得。然而,成功神学的鼓吹者不以耶稣为乐,却开出各样有关健康、财富和幸福人生的空头支票。他们说,耶稣的门徒将在今生享受诸般丰裕的祝福。

   然而,这位受苦的仆人对他的跟随者却做了一个大不相同的承诺:“在世上你们有苦难”(约16:33)。

   圣经神学帮助我们认识到耶稣基督应当被忠实地宣讲,他才是圣经的目标和核心,因为“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林后1:20)。主角是耶稣,而不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

   耶稣基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都在耶稣基督里得以成就。保罗告诉我们:“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加3:16)耶稣基督这位亚伯拉罕的后裔,为使自己的名得着称赞,已经藉着他的生、死与复活,从万国万民中创造了一群百姓。他将圣灵赐给所有信靠他的人,作为他们将来得应许之基业的凭据和印记(参见弗1:13-14)。因此,不是我们的信心有多么强大,而是我们救主的奇异恩典为我们保守了这些祝福。曲解了这些,便是羞辱了耶稣。

   成功神学和宣扬这思想的地方教会也减损了基督徒的盼望。圣经神学帮助我们认识到,活在这个时代的基督徒正是(当受警戒的)“这末世的人”(林前10:11)。基督徒生活在两个世代之间,处于已然和未然的张力之中。基督已经来过,但他还没有再来,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他永远的国度。透过牺牲的死、得胜的复活与升天,耶稣已经在两千年前战胜了死亡,但我们仍在等候不再有死亡的那日(参见启21:4)。

   因此,谨守警醒的等候应该成为基督仆人的特征,他们渴望主人的归来(参见彼前1:14)。基于圣经的盼望帮助我们识破成功神学鼓吹者和成功神学教会的谎言:你在今世必要过上最美好的生活。

   基督徒最美好的生活不在今世。当我们所盼望的福出现时,我们最美好的生活才到来。你在财务保障中,或在医生开具的健康证明书上,找不到这种盼望。这种盼望也不存在于一辆新车或工作升职中。

   我们所盼望的福乃是“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多2:13-14)。除此以外,我们别无所盼。

   我们在这堕落的世界里受苦,等候将要显现的荣耀。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经提到:“信徒现在受苦,但当基督再来时,他们就要在基督里得荣耀。这荣耀的盼望,即便在艰难的试炼和逼迫中,也能激发出信靠顺服我主我王的生命”(见“国王统治”)。当我们用圣经神学来评估成功神学,就会发现成功神学的盼望终究只是虚空。基督徒的盼望乃在基督里,当基督徒最终与基督同在,这盼望便得以实现。在基督的同在里,有丰盛的喜悦和永远的福乐。[1]

 

   “国民信仰”的教会

   基督徒常常引用圣经中那些“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彼后1:4),结果却是常常误用它们。其中一种严重错解圣经的形式出现在那些宣扬“国民信仰”的教会。“国民信仰”所传递的主要是关于“上帝和国家”的信息。对圣经应许的这种曲解源自于人们未能认识到圣经诸约是在基督和他的教会中达到高潮的。经文的含义被扭曲后,教会的使命也随之遭到扭曲。

   圣经神学如何抵御“国民信仰”呢?我们就用人们常引用的《历代志下》7章14节中的应许作例子。我们听到过基督徒将这一应许直接应用于美利坚合众国。但是,他们很少留意这段经文临近的和较远的上下文。大卫之子、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刚建完圣殿:“所罗门造成了耶和华殿和王宫,在耶和华殿和王宫凡他心中所要作的,都顺顺利利地作成了。”(代下7:11)耶和华在夜间向所罗门显现,与他说话(代下7:12)。

   接着,我们就读到:
   我若使天闭塞不下雨,或使蝗虫吃这地的出产,或使瘟疫流行在我民中,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代下7:13-14)

   在13节中,我们发现这个有条件的应许是神唯独对他古时的百姓以色列说的。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献殿祷告中也曾提到这个对以色列犯罪所施行的暂时的神圣判决,即干旱、摧毁庄稼和致命的瘟疫(参见代下6:26、28)。甚至早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以前,在神对以色列的警告清单中,细心读旧约的读者也会认出这一系列的诅咒(参见申28:20-24)。

   神向他古时的百姓发出了许多的应许和警告,都是以他们的顺服为条件的。如果以色列信靠耶和华、听从神的声音,神的祝福就会临到他们。但是,如果他们不信靠顺从神美善的话语,结果便是审判和流放(参见申28:63-64)。尽管神向摩西、大卫和所罗门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但以色列仍深陷罪恶,最终王国分裂,圣殿被毁,神的子民也如神所应许的那样被掳到外邦。

   我们之前思想了以色列在神不断展开的救赎计划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第三章中,我们说过:
   神称以色列为他的长子(出4:22)。这意味着以色列如同亚当一样,对世界而言具有一种祭司性的代表身份。请注意耶和华对他们所说的话:“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4-6)神希望以色列成为圣洁——圣洁的百姓反映国王的圣洁:“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利19:2)以色列人只要信靠顺服耶和华圣善的话语,就会成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向地上的万民显扬他们国王的智慧。以色列百姓只要谨守遵行王的诫命,他们就能在世人眼前彰显神的智慧(申4:4-6)。(参见第三章“国王降旨”)

   随着圣经故事的进展,我们看到以色列失败了,耶稣这位亚伯拉罕的真正后裔证明自己是神的忠信之子。他赎了一群百姓归给自己。这群百姓,就是属他的教会,其中不仅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他们因信基督的福音而彼此联合。神的教会向诸天展现神百般的智慧(参见弗3:10),并向世界宣告他无与伦比的美德。

   使徒彼得这样描述教会: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彼前2:9-10)

   因此,圣经神学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国家,都不是神圣洁的国度,教会才是;美国不是“山上之城”,但教会却是。

   这就可以防止教会错误地把促进美国(或你所来自的任何国家)得医治当成自己的使命。 相反,基督徒应努力让自己成为神赐福万国的管道,藉着传扬福音(徒8:4),藉着忠心活出仆人的身份(彼前1:13-17),无论他们在神的主权中被安置于何处(徒17:26)。

 

   以救济穷人为中心的教会

   时刻牢记整本圣经的宏大叙事,可以在教会使命上帮助教会看重神所看重的。在第一章,我们思想了“以救济穷人为中心的教会”的例子。喂养饥饿的人、照顾无家可归者、服侍穷人,这还能有什么错吗?笃信基督的人难道不应该尽自己所能地减轻他们周围人的苦难,向邻舍行善吗?

   当然应该!地方教会可以把这类怜悯事工放在优先的地位,并动员教会成员回应他人的需要。怜悯事工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不仅可以回应他人迫切的需要,同时又可以把罪人指向他们真正最为迫切的需要,即藉着相信耶稣基督与圣洁的造物主和好。

   我们在第四章中论到了这一点:
   基督呼召世界各处的人悔改,而拒绝的人将面临可怕的审判:“那时,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帖后1:7-8)当这位国王归来时,世界范围内一切的反叛将被粉碎,因他们抵挡他良善、公义和圣洁的统治。耶稣宣告:“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21:8)魔鬼,那自古就与神为敌的,将被扔到火湖中“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启20:10)。(参见“国王归来”)

   因此,圣经神学迫使我们以终末的眼光来评估当今教会的怜悯事工。我们喂饱饥饿者、给赤身露体者穿上衣服的时候,当然希望听到国王在那一天如此回应我们:“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但是,也要确保我们的教会不只是提供免费的饭食。神呼召我们白白地给予那可以永恒地维系、满足人生命的东西。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

   尽管怜悯事工是美好的、尊荣基督的做法,但这不能取代,也不应削弱宣讲福音在教会使命中的首要地位。唯独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唯独福音可以消除我们在永恒中受苦的可怕威胁。

   圣经神学帮助教会时刻牢记这个令人警醒的事实。

 

   认可不道德行为的教会

   圣经劝勉基督徒要迫切地追求圣洁。我们若不圣洁,就不能见主面(参见来12:14)。但是,可悲的是,当今世界上许多教会都在迫切地追求、肯定、赞许神的圣言明明所谴责的罪恶行为(参见罗1:32;林前6:9-10)。

   神的百姓应当因心意被更新而改变,而不是去追随这世代的潮流(参见罗12:2)。耶稣基督的教会被警告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2:15)然而,许多支持不道德行为的教会似乎更在乎得到世界的认可。

   圣经神学帮助我们记住,教会的使命将永远与世界格格不入。耶稣基督的教会由一群悔改、受洗归入基督的信徒组成。他们被赦免了所有的罪孽,已经用羔羊的血洗净了(参见罗6:1-4)。信徒因信福音而宣告效忠君王耶稣,便要面对世界、肉体和魔鬼的敌对。这意味着教会的使命并非易事。

   在第四章里,我们被提醒面对这个现实:
   耶稣赋予他教会的使命是艰巨的,需要付极大的代价。信靠顺服地跟随他必然需要因福音的缘故而忍受逼迫和苦难。但是,我们不仅要欢喜期盼他的再来,也当回看并记念现在已复活升入高天的那一位,同时也曾是受苦害、被杀的仆人。

   他对跟随者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10-12)保罗后来写道:“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信徒和其他人一同受苦。但与那些仍然陷在罪中的人不一样,君王耶稣的跟随者得了应许——他们要承受来自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额外的苦难。因为世人仇恨主,就与他的百姓作对。(参见“国王统治”)

   因此,教会的使命不是以获得这个世界转瞬即逝的掌声为目标。教会的使命乃是要在天上引起极大的欢喜(参见路15:7、10)。天上何时会有如此的欢喜?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路15:10)

   悔改意味着蒙神在耶稣里的怜悯而转离罪恶。因此,基督的教会在爱与谦卑中,为了世界的益处而与世界对立,并呼吁世人转离罪恶并单单信靠耶稣基督,因为他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耶稣,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参见约14:6)。耶稣出于他至高的权柄,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呼召就是要求人悔改:“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基督来到世上是为了拯救罪人并呼召他们悔改。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

   所以,在五旬节领受圣灵后,彼得和耶路撒冷新成立的教会中的其他人,他们的反应就是呼吁罪人悔改和相信(徒2:37-41,另参见3:19,8:22,26:20),也就不足为奇了。神如今“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作为基督的使者,我们代表基督恳求世人:“与神和好”(林后5:20)。

   地方教会是福音的前哨要塞和外交使团。我们的使命必须以宣讲福音、呼召罪人悔改为优先,并且谦卑地记住,我们自己得救乃唯独依靠恩典。“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林前6:11)

 

   圣经神学与使命之间的联系

   如你所见,你对圣经叙事主线的看法会极大地左右你对教会使命的看法。你务必重视这一点,因为它将影响你的教会如何传讲真道(参见第五章)、如何做教会预算、如何描述牧师的职位,以及教会成员如何被劝勉过他们当过的生活。

   让我们再次思想在第三章、第四章中看到的叙事主线。根据这一叙事主线,你觉得教会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可以根据教会生活中两个不同的时刻来回答这一问题:教会的聚与散。那么,教会的使命是什么呢?

   耶稣说: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19)

   因此,耶稣在大使命中呼召他的门徒要使人做主的门徒,而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要做主的门徒。[2]

   第一要紧的是,我们的使命是领人做主的门徒。当教会聚集的时候,我们需要把门训事工放在我们集体生活中的优先地位。

   当教会聚集的时候,神子民的集会应当以神的话语为中心。我们阅读神的话、传讲神的话、用神的话祷告、用神的话歌唱,并在洗礼和主餐这两个福音性的圣礼中“看见”神的话[3]。当我们聚会时,我们应当要从整本圣经传讲基督,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

   牧师应当努力寻求:
   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2-14)

   当教会聚集的时候,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教会的成员制。这需要我们认真遵守基督有关洗礼和主餐的命令。是否信实地施行圣礼,是与会众是否履行接收新成员的责任,以及是否实践教会纪律(参见太18:15-17;林前5:1-13)紧密相联的。聚在一起的教会,是分别为圣、迥异于世界的。聚在一起的教会,展现着由福音所驱动、超越世俗的彼此相爱。靠着神的恩典,这样的爱将赢得这个世界。“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我们的使命乃是藉着基督的福音和圣灵的能力,召人做我们复活君王的门徒,使荣耀归于父神。

   其次,我们的使命是做主的门徒。这就是我们被呼召一周七天所当行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与教会其他成员在一起的时候。

   当教会分散的时候,我们努力做耶稣的门徒。我们走到哪里,就把救恩信息传扬到哪里,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10:13)。我们祈求主来拯救我们失丧的家人、朋友、邻居和同事(罗10:1)。我们放胆谦卑地分享真理的道,就是使我们得救的福音,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因为唯独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

   当教会分散的时候,我们将各行各业的工作当作尊荣我们君王的方式。这意味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爱我们的主、爱我们的邻舍。做主的门徒意味着无论你身在何方,你都是为他的荣耀而活,为他效力。“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 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西3:23-24)这些努力并非孤立地进行,而是作为地方教会团契和共同体的一部分。

   努力做基督的门徒意味着我们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但却不把家庭当作偶像。这意味着我们关注社会正义和政治的时候应当忠心和谨慎,不要在党派和政治议题上捆绑主里兄弟姐妹的良心。

   在一切事上做主的门徒意味着通过行善来荣耀神,且凡事荣耀基督。彼得写道:
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着自由遮盖恶毒,总要作神的仆人。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前2:12-17)

   无论是聚集还是分散,基督的教会都以这种方式努力使人做主的门徒,并且自己也做主的门徒,直等到他来。那时,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就要充满遍地。

    

注释:
[1]有关成功神学致命错误的更全面的论述,参见David W. Jones and Russell S. Woodbridge,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How the Prosperity Gospel Overshadows the Gospel of Christ(Grand Rapids, MI: Kregel, 2011,2017).
[2]有关这个范式的更全面的论述, 参见Jonathan Leeman, “The Soteriological Mission,” inFour Views on the Church’s Mission, ed. Jason S. Sexto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7).
[3]参见Mark Dever and Paul Alexander,The Deliberate Church: Building Your Ministry on the Gospel(Wheaton, IL: Crossway, 2005), p. 81–86.中译本参考《深思熟虑的教会》,南帕萨迪纳:麦种传道会,2011年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