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圣经教义 > 《圣经神学 —— 教会如何忠心教导福音》尼克.罗克( Nick Roark)
文章内容
第三章 圣经的宏大叙事是什么?(上)

   圣经的叙事,就是神的故事,是关乎神这位国王的故事。圣经以一位荣耀的神为开始和结束。他是万有的统治者和创造者(参见创1;启20-22)。他作为父、子和圣灵而永远存在。神,且唯有神,统管、治理着属于他的受造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他创造的美好世界。这是他的世界,没有一寸土地不在他的统治之下。圣经的叙事就是这位国王的故事。一切都与他有关,与他的荣耀有关。

   这个故事开始于万物的起头。

   国王创造并立约

   神的故事始于一句对创造的宣告:“起初,神创造天地。”(创1:1)神创造了万有,他作为万物的创造者,又统管着一切。

   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他的权柄(原文作“国”)统管万有。(诗103:19)

   仅仅凭着他发出大能的话语,这位国王就创造出陆地、海洋,以及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充满了他的受造界。他这样做是为他随后的创造预备一个好地方,使他们与他同居。这随后的创造是他在所有造物中的巅峰。《创世记》是这样记载的: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1:27)

   与其他受造物不同,人类被造乃是为了与神有独特的关系。作为这位宇宙君王的巅峰之作,亚当和夏娃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且居住于这位君王丰丰富富的同在里。他们享受这一切并以他为乐。神希望这些拥有他形像的人把他的形像散布在地上,直到遍满整个地面:“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8)

   尤其是亚当,他作为神设立的管理者、执政者,要在园子里开始行使王权,并将统治权延伸到全地。《创世记》2章15节描述了他的工作职责:“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就像后来的祭司看守神的帐幕一样,亚当看守这园子,以此来敬拜神、侍奉神(参见民3:8)。他要阻止任何不洁的东西进入神的圣所。

   亚当和夏娃被创造是为了按着神的话语一同享受神的美好创造。从一开始,我们就看到神与他的子民之间的立约关系。

   虽然,《创世记》1至2章中没有出现“约”(covenant)这个词语, 但是一些线索表明神创造了人类,乃是为了与他们在约中建立亲密的关系(参见罗5:12-21)。

   听起来真不错,但是“约”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如今很少使用的词语。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庄严的承诺,约定由立约的一方或者双方履行诺言或承担义务,并以起誓作为结束”[1]。神对亚当的命令很明确:“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5-17)神为亚当规定了一系列当履行的职责和承诺。他应许要祝福那些顺服的,诅咒那些悖逆的。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当你传讲或教导《创世记》1章时,你很容易失去焦点,忽略最重要的信息。请考虑建立以下类型的关联:
   1.创造万物的永生神(创1:1)有一天将使万物更新(赛65:17;启21:5)。
   2.有关亚当的教导和讲道应当最终与末后的亚当(即耶稣基督)联系起来(罗5)。
   3.神藉着他的儿子创造了万有(西1:15-20;来1:1-3)。

   耶和华用他口头的承诺、他起的誓,以及他所立的约来约束他的百姓。读到圣经叙事的末尾,我们就会发现,立约旨在进一步建立、扩大神王权的管辖和治理。但在圣经叙事开始的时候,这位国王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无比的。

   国王发出诅咒

   圣经叙事以一个快乐的故事开场。但是,《创世记》1至2章的幸福在《创世记》3章即被打破。亚当未能看守住神的圣所,保护神的百姓——他失败了。亚当和夏娃没有听从这位良善的造物主和君王的声音,而是愚蠢地顺从了另一个受造物诡诈的言语。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第一次遇到了大反派——古蛇。牠后来被称为撒但、魔鬼、那恶者和迷惑普天下的。蛇欺骗了夏娃。牠问她:“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创3:1)

   故事发展到目前为止,唯有神以他的丰富智慧,决定了在他的创造中什么是好的(创1:4、10、12、21、25、31,2:17-18)。但是,蛇拒绝承认神的话语,怀疑神的良善,以此达到欺骗夏娃的目的。蛇引诱她背叛她智慧良善的国王: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创3:6)

   亚当和夏娃没有明智地相信这位良善君王的良言,反而背叛了他,听从了蛇的声音。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应当把《创世记》3章的宇宙性的咒诅,与那击碎蛇头的夏娃的后裔联系起来。他为我们成了咒诅,以此来救赎我们脱离诅咒(加3:13)。也正因为他,“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8:21)。正如那首伟大的赞美诗所唱的,“到处主泽流长,化诅为恩,无远弗届”。*
   * —— 以撒.华滋,《普世欢腾》(1719)。

   我们很容易把《创世记》3章讲成一篇全然关于抵挡试探的讲道,“亚当受试探,他失败了。我们怎样才能面对试探而不像亚当那样失败呢?”这是道德说教,仿佛在说,“亚当是败坏的。我们不要像亚当。”然而,根据《罗马书》5章,我们所有人其实在亚当里都已经跌倒了。他是我们的盟约代表,他失败了,以至于我们在他里面都成了有罪之人。我们需要一位忠信的亚当,一位受过试探而被显明是忠信之子的人。当然,那个忠信之子就是耶稣(路4:1-13)。

   亚当和夏娃的犯罪带来了全面灾难性的后果。人很快开始推卸责任:“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创3:12)诅咒预示着男人和妻子之间的冲突争斗。他们这次宇宙性的悖逆带来的苦果包括死亡、审判和流放。因着他们的悖逆,神就用咒诅取代原先的赐福(创3:14-19)。然而,即使在这黑暗的日子里,未来仍有一线希望。耶和华应许说,将来有一天夏娃的后裔要给予这古蛇致命一击。耶和华说: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
   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
   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

   这场蛇与夏娃后裔之间的战争将一直激烈地持续到圣经叙事的结尾。同时,因着亚当夏娃的悖逆,他们被逐出园子,向东流放,远离这位国王的同在。在神所创造的美好世界里,受咒诅的生活并非神原本的计划。

   国王施行审判

   可悲的是,伊甸之东的生活每况愈下。随着罪恶进入这个世界,国王本来的美好世界越发堕落。在创造天地故事的往后几章,我们读到:“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6:5)人心不再倾向尽心尽意荣耀神,男男女女转而渴想追求邪恶,而且“尽都是恶”。

   但有一个人在神眼前蒙恩,他名叫挪亚(创6:8)。耶和华决定藉着洪水审判世界,却要怜悯挪亚和他的一家(创6-8)。因着一人,众人都得拯救。后来,神与挪亚立约,应许不再以这样的方式毁灭世界。耶和华说:“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创9:11)

   然而,即使在洪水过后,全世界范围内对这位国王的反叛仍在继续,人心的问题依然存在。人们不去尊荣、反映、称颂王的名,反而试图传扬自己的名(创11:4)。所以神分散了他们,因为他另有计划。神要让自己的名传遍整个世界。为此,他拣选了一个人:亚伯拉罕。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即使在审判中,神依旧施怜悯。神从洪水中救出挪亚和他的一家,这清楚地显明神拯救那些凡信靠他的人,即使他们的人数很少(彼前3:20; 彼后2:5)。纵然似乎所有人都离弃了神,但他仍然保存了自己的百姓,叫他们留有余数(罗11:2-6)。

   国王赐福

   神要在全世界传扬他的荣耀这一计划似乎已被蛇和罪挫败了。然而,这位国王做的不仅仅只有审判,他也赐福。耶和华从迦勒底的吾珥呼召、祝福了一个人,他名叫亚伯兰,后被称为亚伯拉罕。神应许使这个人的名为大,并藉着他和他的后代赐福这个世界。神计划通过亚伯拉罕造出一个民族、一群特殊的百姓、一个圣洁的国度。神计划透过亚伯拉罕的后裔使万民得福: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2-3)

   耶和华说,甚至君王也要从亚伯拉罕的家族而出(创17:6、16)。耶和华应许要把领土和王权都赐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家族。他郑重地通过另一个约与亚伯拉罕订立了这些应许(创15)。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亚伯拉罕老了,他的妻子撒莱(后来称为撒拉)不能生育。从人的角度来看,亚伯拉罕生子已经不存在任何的可能性。然而,亚伯拉罕信神,神就以此算为他的义(创15:6)。

   神信守他的承诺,在亚伯拉罕和撒拉晚年的时候,一个“奇迹男孩”诞生了。从旧约的这个地方开始,剩下的故事都聚焦于亚伯拉罕的家族:以撒(创22:17-18)、雅各(创35:11)以及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创49)。虽然在《创世记》故事的结尾,亚伯拉罕一家仍然住在应许之地以外,但前景一片光明。雅各也被称为以色列,是亚伯拉罕的孙子。他预言在末后的日子,有一位“狮王”将从他儿子犹大的家族而出。关于这位君王,他说道:
   圭必不离犹大,
   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
   直等细罗(就是“赐平安者”)来到,万民都必归顺。(创49:10)

   这将要到来的王就是要击杀古蛇的那位吗?就是要复兴神对这个世界的祝福,并为神的荣耀而统管一族百姓的那位吗?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当你宣讲或教导《创世记》12章时,请务必强调神在耶稣基督里对万国万民的救赎计划。神赐福“所有民族”(和合本译作“万国”)的心意并非始于《马太福音》28章中的大使命。从起初,神就计划赐福这个世界。他让亚当和夏娃生养众多,使地上遍满具有他形像的人,好使他的荣耀彰显在全地。透过亚伯拉罕,神要为自己的缘故传扬自己的名,而亚伯拉罕将成为一切信神之人的父(参见加3:7-9)。神应许亚伯拉罕的后裔雅各说:“将来有一族和多国的民从你而生,又有君王从你而出。”(创35:11)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将在亚伯拉罕的后裔耶稣基督里完全地得着成就(加3:16)。

   国王施行拯救

   神曾经应许赐福亚伯拉罕和他的家族。他曾应许要使他们的人数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随着以色列人口在埃及成倍地增长,这一应许便开始成就了。“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出1:7)但与伊甸园中所发生的如出一辙,神的计划遭到了拦阻。以色列百姓被法老奴役,在一个残酷的王的统治下受苦(出1-2)。他们大声哀求那位真正的国王,求他救他们脱离奴役,神“记念”他在约中的应许(出2:23-24)。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得蒙拯救和释放的故事,指向一个更伟大的出埃及——因着基督的十架,神的百姓得蒙拯救和释放(西1:12-14)。逾越节的羔羊指向那完美无瑕疵的神的羔羊,那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约1:29)。提摩太·凯勒(Tim Keller)说:

   可以设想,你身处埃及,第一次逾越节刚刚过去。你问那时的以色列人:“你是谁?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说:“我们曾经是奴隶,被判死刑。但是,我因羔羊宝血的庇护,逃脱了那奴役和死亡。如今神在我们中间,我们正跟从他迈向那应许之地。”这正是一个基督徒如今所说的。*
   *——提摩太.凯勒,《十架君王:理解耶稣的生与死》(King’s Cross: The 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Life of Jesus),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215页。

   因此,耶和华向摩西显现(出3),兴起他成为以色列人的拯救者。藉着摩西,神用大能的手,透过无瑕疵的羔羊的血,将他的百姓从埃及救出(出12)。神对以色列的拯救在过红海时达到高潮,百姓无不欢呼庆祝他们的得救(出14)。为了回应神大能的拯救,摩西率领以色列百姓赞美他们的大君王:
   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
   谁能像你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
   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出15:11、18)

   神的百姓从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救出来,向全世界表明,没有谁能像耶和华。他是王,他的统治直到永远。

   国王降旨

   如同神曾经应许的那样,神拯救百姓出埃及后,就把他们带到了西奈山。当耶和华向摩西显现时,就对他说:“我必与你同在;你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之后,你们必在这山上侍奉我。”(出3:12)神即将带领百姓进入他曾经应许赐给亚伯拉罕的那美好之地。而在此之前,神在西奈山向他们启示他圣善的话语。

   神称以色列为他的长子(出4:22)。这意味着以色列如同亚当一样,对世界而言具有一种祭司性的代表身份。请注意耶和华对他们所说的话:“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4-6)神希望以色列成为圣洁——圣洁的百姓反映国王的圣洁:“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利19:2)以色列人只要信靠顺服耶和华圣善的话语,就会成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向地上的万民显扬他们国王的智慧。以色列百姓只要谨守遵行王的诫命,他们就能在世人眼前彰显神的智慧(申4:4-6)。

   但是,以色列就像亚当一样,显明自己是悖逆而不忠信的儿子。甚至当摩西还在西奈山顶领受神的启示时,百姓就在山脚下忙着为自己铸造偶像(出32)。王曾与他的百姓立约,他们却背弃了这约。

   摩西渴望神随着以色列一同进入应许之地,所以他就为百姓代求(出34)。神发誓与以色列同在,必不撇下他们,不过他仍然审判了这邪恶的一代人。神命定他们在旷野漂流四十年,然后才能踏足应许之地。

   在整个旷野漂流时期,国王都以会幕的方式住在百姓中间,一路耐心地供应他们的所需。但与亚伯拉罕大不相同的是,以色列又一次拒绝凭信心而行(参见民14:11;申1:32,9:23;诗95)。以色列悖逆到一个地步,以至于摩西在临终时对以色列在他离世后顺服耶和华已不抱什么希望。(参见申31:29)

   故事发展到此,显而易见的是,自从亚当的背叛以来,使人类饱受煎熬的心灵顽疾依旧存在(参见申31:20-21)。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若要让事情有所转机,神百姓不信的恶心必须被救赎,他们的心意必须被更新。

   但是要怎样做呢?这种改变的指望乃在将来。耶和华在西奈山所吩咐的须屡次献上的赎罪祭物,指向了那必将到来的终末的祭物。甚至摩西也欣喜盼望这一天的来到,就是国王为他百姓的心行割礼的日子(参见申30:6)。那时,神的灵将要浇灌在他们所有人的身上(参见民11:29)。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摩西律法中所描述的祭祀制度在圣经叙事中划出了一条轨迹,一直延伸到耶稣那里。耶稣是无罪的祭物,为他百姓的罪作了挽回祭(参见罗3:25;来2:17;约壹2:2,4:10)。

   若你传讲教导的是详细记述帐幕的段落(出25),请务必以基督为中心,仔细思考如何与有关神住在百姓中间的其他经文联系起来。这个主题始于伊甸园,贯穿在整个圣经的叙事中。你可以跨越整个救赎历史来追溯这个主题——从帐幕到耶路撒冷圣殿,然后到神自己(在耶稣基督里,神“支搭帐幕”住在他的百姓中间)。耶稣基督,永恒的道成了肉身(参见约1:14)。

   在基督里,教会成了属神的新的圣殿(参见林前3:16-17;林后6:16;彼前2:4-5)。终有一天,神要与他的百姓同住在新耶路撒冷圣城(启21-22)。至圣所(圣殿中呈立方体形状的内室)将被一个形似立方体的城代替(启21:16)。全城将成为一座至圣所,并向神的所有百姓开放,“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启21:22)。

   国王带领

   在旷野漂流四十年后,百姓终于在神的带领下,藉着他的仆人约书亚进入了神应许要赐给他们的土地(参见创13:15;出3:8)。耶和华对约书亚说:“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书1:2-3)神向百姓显明他是一位完全值得信赖的国王:
   这样,耶和华将从前向他们列祖起誓所应许的全地,赐给以色列人,他们就得了为业,住在其中……耶和华应许赐福给以色列家的话,一句也没有落空,都应验了。(书21:43-45,参照23:14)

   但是随着《约书亚记》故事的展开,我们很快就发现,以色列人身在应许之地,心却在世界。在征服迦南的整个过程中,审判和流放的威胁笼罩着以色列。以色列人知道,如果他们违背了神的约,就会遭受惩罚。

   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并未听从他的警告,没有顺服神的话,而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结果是罪恶充盈。《士师记》的作者如此总结道: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诸巴力,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士2:11-13)

   即使以色列人知道耶和华是他们的王,他们仍然拒绝了他,并想要效法周围的列国,为自己立王(参见士17:6,18:1,19:1,21:25)。不出所料,百姓选择的扫罗,并不是神的选择。耶和华想要立一位合他心意的王(参见撒上13:14;徒13:22),因此就从犹大家族中选出了一个人(应验《创世记》49章9至12节雅各的预言)。他名叫大卫,是耶西的儿子。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不要传讲或教导“要像约书亚一样刚强壮胆”这样的信息,而是要把焦点放在约书亚所跟随的神,围绕在神的信实之上。约书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拯救!”以色列单单因着神奇异的恩典和大能的帮助,才得以进入应许之地(书1-5),夺地(书6-12),分地(书13-21),并在那地侍奉神(书22-24)。所有这些举动都表明神信实守约,兑现了他在约中的应许。这卷书的主角是神,而不是约书亚。

   国王掌权

   因此,耶和华与大卫立约。大卫想为神建造殿宇,这项任务最终落在了大卫的儿子所罗门身上。令人惊讶的是,神应许要为大卫建立家室,建立王朝(译者注:“家室”和“殿宇”在原文为同一个词):
   我耶和华应许你,必为你建立家室。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撒下7:11-13)

   神要大卫做以色列的王,向世人显明神的智慧和奇妙的统治。百姓盼望一位按公义治理的永在君王,永远坐在宝座上施行统治。这盼望是与大卫和他的家族谱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充满盼望的神圣应许,如同美妙的音乐,此起彼伏地回荡在旧约的其余部分。神使大卫和以色列民凡事亨通,繁荣富足(代上29)。君王如何,这国便如何。

   所罗门接续他的父亲大卫做以色列的王。他为耶和华建造了一座宏伟的殿宇,就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神再一次在他的百姓中间显出他荣耀的同在,所罗门也不禁说道:“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王上8:27)竣工的圣殿满有荣光(参见诗48:1-3、9-11),所罗门的财富极多,声名远扬(参见王上10)。“所罗门王的财宝与智慧,胜过天下的列王。普天下的王都求见所罗门,要听神赐给他智慧的话。”(王上10:23-24)
神对大卫的应许,甚至对摩西的应许,似乎即将实现。“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照着一切所应许的赐平安给他的民以色列人,凡藉他仆人摩西应许赐福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王上8:56)然而,灾祸将近,因为聪明的所罗门王竟然愚蠢地忽视了神的警告。

   圣经的智慧文学(《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代表了大卫和所罗门智慧的最高水准。他们的智慧远超世人。他们的书向我们展示了在这个堕落的、不可预测的、有时是不公正的,但仍然秩序井然的世界里,一个敬畏神的人拥有怎样的智慧的生命。这些书卷不仅回看神的创造,以及他曾定下的旨意,也盼望基督,指望神所应许的。

   所罗门没有照着神圣善的话语治理、引领神的百姓,反而为自己积蓄了许多钱财(代下9:13-21),骏马和战车(代下9:25-28),还有众多妃嫔(王上11:3)。这些都给所罗门带来了灾祸,正如神曾经警告的那样(参见申17:14-20)。最糟糕的是,所罗门不但没有除掉崇拜偶像的邱坛,甚至这位王在年老的时候自己也不专心跟从耶和华(参见王上11:5-10)。所罗门王朝和所罗门王自己一样,虽有光辉的开篇,现在却正在走向灭亡。因为,君王如何,这国便如何。

   神会怎么回应呢?耶和华对所罗门说:“你既行了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约和律例,我必将你的国夺回。”(王上11:11-13)所罗门做以色列的王四十年。在他死后,王国一分为二,正如神曾经所预言的那样(参见王上12:16-20)。以色列分裂成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以色列和犹大未来的每一个王(希西家和约西亚除外)都未能把拜偶像的邱坛废去。王犯了罪,百姓也陷在罪中。他们“敬畏别神,随从耶和华在他们面前所赶出外邦人的风俗和以色列诸王所立的条规”(王下17:7-8)。君王如何,这国便如何。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不要把讲道或教导重点放在大卫的勇气或者“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巨人”上面。相反,应当探讨的主题是,神拣选了大卫这样一个寻求神心意的人来统治神的百姓,神以这样的方法来恢复自己在地上的统治(撒上16:1-13)。神应许大卫,一位永在的君王将从大卫的家族而出,他的国位没有穷尽(撒下7)。务必要把此处与耶稣的关联向你的会众解释清楚。帮助他们看到这位将要降世的大卫的子孙,同样也是大卫的主(参见诗110;赛9:6-7;结34:22-23;太22:45)。

   在新约圣经中,大卫王甚至被描绘为先知。大卫的预言是关于什么的呢?当然是耶稣。“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的复活。”(徒2:29-31;参见诗16)

   国王赶出百姓

   与亚当一样,神的百姓因着自己的不忠和悖逆而招致流放到东边的命运。以色列和犹大被赶出神的佳美之地(参见创3:24;王下17:18、23)。公元前722年,北国被流放到亚述;公元前586年,南国被流放到巴比伦。如同在伊甸园里一样,神预先警告了他的百姓背叛的后果是什么。神怜悯和忍耐他们,就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先知,向迷失的百姓传递呼召他们悔改的信息(参见王上14:15)。以利亚、以利沙和其他许多先知,与不忠的百姓对质,当面挑战他们,百姓却仍然硬着颈项,屡次轻忽神的警告:
   耶和华藉众先知、先见劝戒以色列人和犹大人说:“当离开你们的恶行,谨守我的诫命律例,遵行我吩咐你们列祖,并藉我仆人众先知所传给你们的律法。”

   他们却不听从,竟硬着颈项,效法他们列祖,不信服耶和华他们的神。厌弃他的律例和他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并劝戒他们的话,随从虚无的神,自己成为虚妄。(王下17:13-15)

   他们不敬拜真神,却转去敬拜虚谎的假神,于是他们自己也变得虚谎。他们没有唯独向神跪拜,而是为自己制造偶像,甚至把自己的儿女烧死献祭给假神(王下17:17)。因此,国王如他曾警告的那样赶出他的百姓(参见利26:33;申28:63-67)。

   审判的结果——流放——对以色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没有王,没有土地,没有圣殿,只有眼泪。正如《诗篇》137篇1至4节所说: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
   “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神的百姓被掳到亚述和巴比伦,再次显明了神的圣洁以及悖逆他的致命后果。

   先时百姓在神的王权统治下繁荣昌盛的希望和梦想似乎已荡然无存。《耶利米哀歌》3章42至47节这样说:
   我们犯罪背逆,你并不赦免。
   你自被怒气遮蔽,追赶我们,你施行杀戮,并不顾惜。
   你以黑云遮蔽自己,
   以致祷告不得透入。
   你使我们在万民中成为污秽和渣滓。我们的仇敌
   都向我们大大张口。
   恐惧和陷坑,
   残害和毁灭,都临近我们。

   国王虽然将他们流放,然而,他的怜悯每天早晨都是新的,他的信实何等广大。(哀3:23)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圣经中伟大救赎和审判的举动常常是神更伟大救赎和审判的预像。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到挪亚时代洪水的审判,我们清楚地看到“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在传讲或教导旧约先知书中“神以流放的形式审判百姓”的信息时,不要遗漏这个沉重的事实。

   先知们把耶路撒冷的被毁和被掳巴比伦的经历描绘为仿佛处在完全黑暗中的恐怖画面(参见哀3:1-2),这预示着被放逐到地狱永恒黑暗中的那种恐怖。那是外边终极黑暗之地,是哀哭切齿之地。(参见太8:12,22:13,25:30)

   另外,务必要突出神百姓流亡寄居者的身份。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以来,神的百姓就一直是“客旅”(彼前2:11),“异乡人和流亡者”(来11:13),因为“我们是天上的国民”(腓3:20)。“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来13:14)

   国王应许

   然而,即使在流亡的恐怖之中,神的众仆人和先知仍在百姓的心中点燃希望、保存希望。被掳流亡的辛酸现实与从被掳中归回的美好应许交织在一起:
   所以我必将你们从这地赶出,直赶到你们和你们列祖素不认识的地,你们在那里必昼夜事奉别神,因为我必不向你们施恩。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人必不再指着那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上来之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却要指着那领以色列人从北方之地,并赶他们到的各国上来之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并且我要领他们再入我从前赐给他们列祖之地。(耶16:13-15)

   先知们反复地提醒以色列不要忘记神对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应许。他们指出耶和华在末后要做一件新事。这些昔日赐下的应许和末后的指望,使人得以展望将来要显现的荣耀。先知们因着信从远处望见神在未来的工作(参见哈1:5,3:2),有了这盼望便会生发出因耶和华而来的欢欣喜乐: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
   橄榄树也不效力,
   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
   因救我的神喜乐。(哈3:17-18)

   这预言所带来的盼望超越了被掳带来的破坏,聚焦于将来一位大卫般君王的到来(结34:23)。神亲自应许要来牧养他的百姓,他承诺大卫将要做他们的牧者。神还应许要做一件令人震惊的事:立一个新的约。他对先知耶利米说:
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邻舍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纪念他们的罪恶。(耶31:33-34)

   在别处的经文,耶和华说这新约将涉及通过一次新的出埃及把他的百姓重新招聚回来(结36:26-28;参照申30:3-4),并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他的灵浇灌下来,使所有神的百姓都得到一个新心,从而可以甘心信靠顺服他们的王(珥2:28-29)。这些先知甚至传递出这样的盼望:万有之王将带来一次新的创造、一个新的天地,万国万民都要在新天新地中向神敬拜(赛65:17,66:22-23)。

   与此同时,所有这些惊人的盼望都与一个神秘人物的到来交织在一起,他就是“耶和华的仆人”。他将出自大卫的家谱,并被神的灵膏抹(赛11:1-3)。这个仆人将从以色列而出,带领神的百姓归向耶和华(赛49:5)。

   但这位仆人的工作还将创造出一族来自世界各地的百姓。关于这位仆人,耶和华曾说:
   你作我的仆人,
   使雅各众支派复兴,
   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
   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赛49:6;参照徒13:47)

   这位国王的计划是要祝福世界并成就他对亚伯拉罕的应许,而这计划与这位未来的大卫式的人物有关。先知们欢欢喜喜地盼望他的到来,渴望他永远的国度降临(赛9:6-7)。当这位君王最终来临时,他要将救恩带给他的百姓:
   地极的人都看见我们神的救恩了。(赛52:10)

   但这位被高举者,这位神秘的从大卫后裔所生的王,要如何拯救他的百姓脱离罪恶呢?令人惊讶的是,先知们说,这位王将要被压伤和杀害,不是因为他自己的过犯,而是为他百姓的过犯。请听以赛亚的这番话: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
   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5)

   几个世纪后,当使徒彼得讲论到这些先知的时候说,基督的灵藉着他们预先指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彼前1:10-12)就不足为奇了。这些荣耀的应许,被先知写下来,激发了人们极大的期盼。

   然而,当以色列人结束被掳而归回时,希望似乎破灭了(参见《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事实上,接下来的数百年,对这些宝贵预言的期盼似乎陷入了沉睡,等候着国王所有的应许最终成就的那一天。

   讲道与教导小贴士:
   当你传讲或教导旧约先知书时,要确保忠心地宣讲这些圣灵所默示的书卷的信息,而不是把焦点放在先知身上。*《 以赛亚书》主要不是关于先知以赛亚的。《但以理书》主要不是关于但以理的。《耶利米书》主要不是关于先知耶利米的。所以当你在阅读先知书的时候,要问:这卷书作为一个整体,传递了怎样的信息?一旦掌握了这本书的要点,你就可以开始寻找该经卷与基督之间的联系了(参见太5:17;路24:25、27、44)。

   旧约先知书出现在圣经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从这些个体的人生故事中所得出的道德教训上。不要注目于他们,而是要帮助你的会众注目于先知们所注目的事情,即神要藉着将要来的弥赛亚施行大拯救!

   论到这救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的寻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他们得了启示,知道他们所传讲(原文是服侍)的一切事,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你们。那靠着从天上差来的圣灵传福音给你们的人,现在将这些事报给你们,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彼前1:10-12)

   *——见John Sailhamer, “Preaching from the Prophets,” in Preaching the Old Testament, ed. Scott M. Gibson (Grand Rapids,MI: Baker, 2006), 115-36.

 

注解:
[1]Paul R. Williamson,Sealed with an Oath: Covenant in God’s Unfolding Purpose, New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7), p. 4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