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拣选 或(神的主权预定)
神在创世以前拣选某些人来得救恩,完全是出于他自己至尊无上的旨意。他特别拣选某些罪人,不是基于预见他们的反应或顺服,如信心、悔改等。反之,乃是神将信心与悔改赐给那些他已选上的人。信心与悔改乃神拣选的效果,非因由。因之,拣选并不是由于神预见人本有的品德或善行而决定的,品德与善行也不是神拣选的条件。凡神按他自己至尊无上的主权所拣选的人,他又藉着圣灵的能力而使他们来衷心接受基督。因此,救恩首要的因由乃是神拣选了罪人,非罪人拣选基督。
在《威斯敏斯德信条》3章3至四节论及拣选的教义:“按照上帝的预旨,为彰显上帝的荣耀,有些人和天使预定得永生,其他的预定受永死。”“这些被预定的天使和人,都是个别地不变地被注定了;其数确定,无可增减。”
这一教义是指上帝按他旨意所喜悦的拣选人认识他,这并不是基于被选之人的德行,也不是基于他对此人接受福音的预知。上帝对人的拣选,完全是基于他自己的旨意,使一些人得荣耀,使一些人被定罪(罗9:15-21)。他在创立世界以前就已经这样行了(弗1:4-8)。
上帝对人的拣选并不是因为他预知人对他的爱的回应,而是因为他的爱。阿米念派强调上帝对人的拣选是源于上帝的预知,这是次序的颠倒。这在圣经中反复强调是“又因爱我们,就按自己的旨意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节制耶稣基督的儿子的名分”(弗1:5);“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参考罗8:39;帖前1:4;帖后2:16;约壹3:1;弗2:4)。
这一教义并不排除个人在相信圣子上帝之救赎的责任(约3:16-18)。圣经既讲上帝在救赎上的主权,又讲个人归信的责任。圣经并未试图调解二者之间的张力。二者是并立的,否定人的责任,就成了不合乎圣经的极端的加尔文主义;否认上帝的主权,就走向阿米念派。选民得救是为了行各样的善事(弗2:10)。虽然善行绝不会跨越堕落造成的人与上帝之间的鸿沟,但善行却是上帝救恩的结果。所以,彼得提醒选民,上帝的拣选,是“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结善行的果子是表明上帝把恩惠的种子撒在了好土上。
因此,拣选完全是上帝的主权所成就的事。在原罪的影响下,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可以接受基督。可是上帝按他的美意,拣选一些人,赐给他们信心,使他们可以得着救恩。换言之,这些人的得救,完全是上帝无条件的拣选的恩惠。不是由人来决定接受或拒绝救恩,而是由上帝来决定赐给谁。
阿米念派认为人的得救不是出于上帝的主权的掌管之下。他们认为人虽然有罪性,但他的自由意志仍然未被罪影响,因此可以选择接受上帝的救恩,也可以选择拒绝上帝的救恩。上帝自永远就预知那些愿意相信的人,而这些人就是他所拣选的。换言之,上帝并没有拣选某些人而定意让他们得救,上帝仅仅是定下一个凡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均得救的原则。所以,拣选是决定于人的自由意志,而不是上帝的主权。然而在圣经中始终启示上帝的至高主权。他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又是统管万有的主宰(诗103:19)。所以他的旨意是万事实现的最终原因(罗11:36)。他随自己的意思行事(诗126:3),他心里所愿的,就行出来(伯23:13),没有人可以拦阻(赛14:24)。一切的人一切的事都在他的控制之下,“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21:1),人的言语和行动都在他的掌管之下(箴16:1-9),甚至麻雀的存亡,人的头发的多寡,也都在他的旨意之内(太10:29-30)。从《创世记》到《启示录》每一章都教导我们上帝是全能的(创17:1),在他没有难成的事(创18:4),没有人能抗拒上帝的旨意(诗2:1,4;33:10-11)。所以,按圣经的启示,人的自由意志不可能超过上帝的主权。虽然人的自由意志似乎可以拒绝顺服上帝,这也是因为上帝许可他如此。上帝的拣选是按他自己意志所喜悦的而决定的,不需考虑人的反应,因为他的灵可以将人心意改变,使他顺服上帝。阿米念派主张“拣选”取决于人的自由意志,完全否定了上帝的主权。
照阿米念派的立场,人是靠自己的信心来得到上帝的救恩,不但上帝的拣选是照人有信心与否,并且人若不能保守自己的信心,就会失去救恩,救恩就成了人的信心所换来的赏赐。《圣经》明确地启示我们,上帝对人的慈爱是白白的恩典,世人没有作过任何善事来换取上帝的拣选。若是靠我们自己的功劳,包括靠我们自己的意志的选择,就算不上是恩典了;惟有不做工而得赏赐的才可称得上是恩典(罗4:4-5)。上帝救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并不是因为我们聪明的选择,乃是照他的怜悯(多3:5)。我们的得救,自始至终都是上帝白白的恩典。当一个人被上帝的灵重生之后,整个的人都改变了,这包括他的意志在内,抗拒上帝的意志消失了,重生的人藉着上帝所赐的信心,改变自己的心意,甘心乐意地转向基督。他仍是运用了自己的自由意志。上帝的预定并不强迫人,勉强人,而是以他自己奇妙的大能降服我们,使我们甘心情愿地归向他。
拣选和预定是一个教义的两个方面。加尔文说《论基督教要义》第三卷二十一章开始讲预定论,标题就是:“论永恒的拣选,即上帝预定某些人得救,某些人灭亡”。拣选和预定的教义是为了回答“为何有些人听了福音会相信,而有些人则不然”的问题。加尔文给出的定义是:“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某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关于这件事,凡敬虔的人,都不敢完全否认。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就是神自己决定,他对世界的每一个人所要决定的。”[3]预定就是上帝的预定,是与人的自由意志完全没有关系的,上帝在创造世界以前就预定了一切必成的事。这样的教义不给人的自由意志保留任何的余地,确实让一切人本主义者愤愤不平。司布真说:“恨恶拣选教义的人,好像贼恨恶银行护卫一样;因为他不能得到其中的宝藏。” [4]上帝为何拣选某些人,而不拣选别的人呢?正如我与一个持阿米念派思想的姊妹讨论上帝的救恩的时候,她说:“我看到上帝拣选了某些人,而有一些人未被拣选,真感到怜悯,为他们感到难过。”我给她的回答是:“难道你以为我们人比上帝更富有怜悯吗?难道你以为上帝的拣选不公平吗?”这位姊妹虽然对拣选的真道并不明白,但她还是敬畏主。她一听我这样反问,马上意识到了自己思想的不对。堕落之人总是在这个问题上与上帝强嘴,反对上帝的预定,加尔文对此问题的回答是最巧妙不过了:“我们所教训的不是别的,只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上帝对于他所拣选的人时时随意赐予恩典。我们不必究问亚伯拉罕的后人在哪些方面胜过别的民族,除非是由于上帝的特殊恩眷。让这种人自问,他们为什么是人,而不是牛马;当上帝按自己形像造他们的时候,他本有权造他们为狗。难道这些人要让禽兽来同上帝争论它们之被造为下等动物是不公的?”[5]
上帝预定的内容不是人所能知道的,所以就人的层面而言,人必须对拒绝上帝的恩典负责任,尤其是因为人并不知道上帝的预定为何,也不应该努力去知道。“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29:29)这就是在预定论上的界限。预定论对基督徒的意义,在《威斯敏斯德信条》中有精美的阐释:“预定论崇高神秘,我们要特别小心处理,好叫凡对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旨意加以注意,并且顺服的人,可以从他们有效蒙召的确实性得以确信自己永远蒙拣选。如此,这教义就使上帝得着赞美、敬畏和称颂;并使凡诚恳顺服福音的人都谦卑、殷勤,并有丰富的慰籍。”(《威斯敏斯德信条》3:8)
“只是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10:26-27)。“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赞美上帝的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13:48)。“就如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弗1:4-5)“照父上帝的先见被拣选,藉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彼前1:2)。
注释:
[3]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第三卷,21章,5节。
[4] 司布真:《预定与选召》。
[5]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第三卷,22章,1节。 |